中古史書詞匯與詞典編纂_中古史書詞匯論稿
時間:2020-03-30 欄目:理論教育
中古史書詞匯與詞典編纂_中古史書詞匯論稿
第五章 中古史書詞匯與詞典編纂
詞典是將語言中的詞語按一定原則編排起來,加以解釋而供人們查閱的工具書。語文詞典是詞典的一種,它主要以收集語文詞語為主,兼收部分百科詞語。語文詞典的主要特征是每個詞目下均要對詞語作“語文性”釋義,即要從語言學角度對詞語意義進行闡釋,說明其發展變化情況,并適當對其用法加以說明,同時還要征引文獻來證明釋義的正確性。[1]如果說詞典的編纂同詞匯研究有著密切關系的話,那么在語文詞典的編纂中這種關系體現得更加明顯,對文獻中詞語的研究深度將直接影響到語文詞典的質量。(www.sffl.com.cn)
當今使用較多的語文詞典是《辭源》、《中文大辭典》和《漢語大詞典》。這三部詞典都是歷史性語文詞典,從不同層面反映了漢語詞匯的發展變化。特別是《漢語大詞典》,由于用時用力更多,可謂后出轉精。這部詞典從開始編纂到全部出齊,歷時近二十年,參加詞典資料工作和編寫工作的人員前后有一千多人,這樣大規模的詞典編纂在我國辭書史上還是首次。同時,《漢語大詞典》制定了嚴格的編纂方針,要求“古今兼收,源流并重”,廣泛收錄古今漢語著作中的普通語詞,充分吸收語言文字的研究成果,恰當地引用書證,準確地解釋詞義,以反映漢語詞匯的演變和發展。從編纂的具體過程來看,《漢語大詞典》的編纂可分成三個階段:(一)看書收詞,收集資料;(二)擬定詞目,編寫釋文;(三)復審加工,定稿發排。全面廣泛地閱讀文獻,從中選取有用的詞目并給出準確的訓釋,是《漢語大詞典》編纂的基礎。中古史書文獻是中古文獻中除漢譯佛典之外數量最大的一部分,當然也是《漢語大詞典》編纂時應注意利用的文獻,能否充分挖掘這部分文獻的價值,直接影響著詞典編纂的質量。本章主要以《漢語大詞典》為對象,討論中古史書詞匯研究在詞典編纂中的作用,提醒研究者進一步挖掘中古史書詞匯研究在詞典編纂中的潛在價值。
- 上一篇: 中古史書復合詞詞義構成特點
- 下一篇: 中古史書詞匯與詞典的立目
有關 中古史書詞匯論稿 的文章:
- 中古史書詞匯研究述評
- 中古史書注釋著作中的詞語研究
- 俗語詞考釋著作中的中古史書詞語研究
- 當代學者的中古史書詞語研究
- 中古史書詞匯的分類原則
- 中古史書文化詞匯簡論
- 中古史書中的古語詞
- 中古史書中的新詞
- 中古史書詞匯的特點
- 中古史書單音詞的詞義研究
- 中古史書單音詞詞義的發展
- 中古史書單音詞詞義發展與詞匯系統的關系
- 中古史書單音詞的詞素化
- 中古史書復音詞的基本類型
- 關于復合詞研究的一些思考
- 中古史書復合詞詞義分析
- 中古史書復合詞詞義構成特點
- 中古史書詞匯與詞典編纂
- 中古史書詞匯與詞典的立目
- 中古史書詞匯與詞典的釋義
- 中古史書詞匯與詞典的書證
- 中古史書詞匯在中古史書校勘中的作用及其運用
- 中古史書校勘商補
- 中古史書標點訂誤舉例